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协同编辑的架构设计。


什么是协同编辑

协同编辑是指多人同时对同一份文档进行编辑。

例如我们熟悉的wiki,百度百科,以及办公产品腾讯文档,乃至我们的代码管理工具git,都可以算作是协同编辑产品。

实时协同编辑

随着大家在家办公,异地办公的情况普及,实时协同编辑工具也变得更加引人注目。

实施协同编辑会面临几个问题:

  • 实时性——输入的数据可以及时被相关协作者看到
  • 一致性——各端看到和编辑的文档需要保持一致
  • 容错性——允许存在一定的网络波动,和数据丢失

但是这三个问题会形成一个不可能三角

即任意方案只能满足其中2个点,牺牲第3个点。

image-20200608203020668

有的同学可能对这个三角形不是很理解。

我们可以这样类别,将协同编辑的文档类比为分布式数据库,编辑者类别为数据库的读写服务,那么我们的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转换为CAP不可能三角

关于CAP定理,可以参见我的博客2020-3-15-一文看懂CAP定理 - huangtengxiao

image-20200609083902933

实施协同编辑架构抉择

架构抉择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挑出哪些点是必须要满足的,哪些点是可以妥协的。

这里我们会选择实时性和容错性:

  • 实时性:保证了用户体验,让整个产品可用,毕竟用户不会期望编辑时一直卡顿
  • 容错性:实现分布式协同和远程办公的基础,也是协同的必要条件

那为什么一致性可以妥协呢?

首先我们要基于这一个假设:

在实时协同编辑的场景下,冲突是小概率事件。

就是说大部分情况下,协同编辑的参与者都会在文档的不同部分进行操作,而很少会同时对同一区域进行操作。

因此我们需要处理一致性问题的情况较少。

另外,我们只是放弃强一致性,在各端同步之后,能够较快的恢复到完全一致的状态,实现最终一致性。

最终一致性的处理方法

diff-patch

如果熟悉Git的同学,就会发现diff-patch和git的版本管理基本一致。

当出现版本冲突时,会通过diff算法计算出,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值,然后生成一个patch,将两个版本的内容合并。

这样就能让服务器端和本地端的文档内容重新保持一致。

image-20200609085828944

但是diff-patch这种方式是基于文档内容比较的,那就意味着一旦出现对同一行的操作冲突,就需要人工介入,选择其中一个版本的内容。

例如git,出现合并冲突时,需要开发者对所有冲突部分进行人工处理。否则很容易出现无法运行的代码。

这种方式适用于“编辑——保存——解决冲突”的交互方式,比如kb文档。

但是要处理googledoc或者腾讯文档这样的交互就不合适了。

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

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方法是将所有的编辑行为封装成一个个的操作。

各个编辑者执行单个操作后,会将操作信息同步到各个协作端。

协作端根据操作的执行时间戳,调整文档状态,保持各端操作顺序的一致性。

注意的一点,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只是一种操作思想,具体的操作实现可以按照业务情况处理。

下面是我思考的两种操作方式:

  • 操作回滚法

    在每个操作执行的同时,生成对应的undo,redo方法。

    如果发现需要执行更早的操作,那么就先回滚已有晚于新操作时间戳的操作。

    然后再按顺序执行新操作,和刚刚回滚的操作。

    这种方式对于有全局状态管理的应用来说实现会比较方便,而且服务器的工作量也比较小,只需要进行时间戳的添加,以及消息的转发。

image-20200609125443228

  • 操作补偿法

    操作补偿法直接在服务器端维护最终的文档状态。

    每次同步时,根据各端不同的状态重新生成一个补偿操作,发给对应的协作者客户端。

    客户端执行补偿操作,重新和服务端状态保持一致。

    这种方式不需要客户端维持一个撤销重做栈,任务被集中到了服务端。

    但是在协作者增多时服务端压力会变大。

    此外获取到补偿操作之前客户端会有短暂的不可用状态(避免冲突)

image-20200609140259826

交互设计

在实际的应用中,我们可以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。

  • 在线实时协作阶段,可以采用webrtc+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 保持一个良好的实时体验。

    此时操作变更较少,冲突和补偿处理也会比较轻量,对用户感知少。

  • 在出现较长时间断线,或者离线编辑的情况下,可以在连线后进行一次diff-patch,确保较大部分的改动可以同步。


参考文档:


本文会经常更新,请阅读原文: https://xinyuehtx.github.io/post/%E5%85%B3%E4%BA%8E%E5%8D%8F%E5%90%8C%E7%BC%96%E8%BE%91%E7%9A%84%E6%9E%B6%E6%9E%84%E6%80%9D%E8%80%83.html ,以避免陈旧错误知识的误导,同时有更好的阅读体验。

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欢迎转载、使用、重新发布,但务必保留文章署名黄腾霄(包含链接: https://xinyuehtx.github.io ),不得用于商业目的,基于本文修改后的作品务必以相同的许可发布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 与我联系